貴刊自民國68年7月15日創刊至今已屆滿25年,茲提出四點建議供參:
一、建置專屬網頁
現今社會電腦網際網路發達,上網蒐集資料及閱讀資訊已成為現代人獲取知識的一種途徑,如果貴刊能將過去每一期的文字及影像資料,透過電腦數化保存,並建置專屬網頁,將有利於資料的保存與運用,也便於讀者上網查詢。
透過專屬網頁的建置,讀者將不限於居住在山城地區之現訂戶,網際網路四通八達的方便性,即使旅居國外而關心山城地區發展的朋友也可以看到貴刊的報導。
貴刊不用擔心推出專屬網頁後,將流失現訂戶,畢竟紙本週刊與電子週刊是不同形式的,讀者的屬性也不一樣,只要兩者內容適當區隔(如專屬網頁內有讀者動態的討論與對話空間),並注意發行的時間點,筆者認為這樣做更能加深貴刊存在的必要性,而其產生的附加價值也更大。
在第一版版面增加電子郵件聯絡方式與專屬網頁之連結位址,將是貴刊邁入電子化時代的第一步,也是增加讀者投書與意見交流的第一步,資訊化的腳步踏出去之後,後面的路走起來會更寬廣更順暢。
二、新闢專欄及專題報導
建議邀請居住在山城地區或旅居在外而關心家鄉發展的文史工作者、生態保育者、耆老、教師、社團幹部、政治菁英或意見領袖等人士發表意見與提供專業見解,以激發討論議題,供讀者省思與回應,專欄作者的言論不必然代表貴刊立場,卻可以提供讀者不同的思考方向。
專題報導部分,建議以延續性的方式連載,如:防災應變與救災建議、生態浩劫與保育等熱門話題,以使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能有所省思。
此外,以居住在本地的外國人或以外籍新娘的角度來看山城地區發展的專題報導,或許也可以讓在地者跳脫本位主義的思考模式,藉由不同文化觀點的理性建議與對話,以讓在地者更具包容性,並對多樣文化的異質性能予以尊重。
三、增加青少年及兒童版
貴刊的報導內容似乎以實事討論及訊息轉載居多,有關青少年及兒童方面的報導議題,似乎較為缺乏,現今中小學校都有教授基礎電腦課程,並有培養學生認識與關心社區環境的鄉土課程,青少年及兒童上網找尋社區資料已漸普及,故建議在版面內加入能吸引青少年及兒童閱讀的內容,並輔以趣味性之圖畫方式表現,以吸引青少年及兒童能藉由閱讀本刊而關心及瞭解山城地區各方面的發展。
四、確立週刊定位及特色
近年來社區營造漸受重視,九二一震災後,有志之士在協助家園重建之餘,也創立了社區報,藉由報導社區動態消息來凝聚社區意識,並透過議題討論與批判分析的方式,促使社區重建等公共議題能受到關注,進而激發協力營造環境的動力。
貴刊刊首以「我愛家鄉家鄉愛我」、「為建設東勢區五鄉鎮而努力」為標題,因政治、經濟及社會環境的不同,早期的建設著重於環境的實體建設,然而隨著時空的演變及文化意識的覺醒,文化建設及相關議題的討論近來亦備受重視,如果貴刊仔細分析歷次報導的議題與讀者分佈的地域性,或許也會從中發現可以改善的空間。
貴刊如以在地關懷的社區報為定位,建議報導內容要能平衡地域性、有特色、能引起共鳴,部分議題也可增加批判性,而有關原住民文化等相關議題,也建議增加。
希望貴刊能採納以上幾點建議,並逐一實現,也希望不久後,能將現今一大張四版面的內容,擴充為兩大張八版面的雙週刊,以滿足讀者的求知慾。貴刊一直是在地人獲取在地消息的主要來源之一,山城地區歷經九二一大地震與七二水災後,更需要我們的關心,期許貴刊能堅持熱忱持續報導切身的公共環境議題,以激發更多讀者關心我們這塊土地!(撰於2004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