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內都市計畫教育之相關研究
國內都市計畫教育之發展史只有四十幾年,就所收集到的資料中可以發現,國內有關都市計畫教育研究的文獻並不多,而對都市計畫教育課程做評鑑與研究的更是欠缺。茲就相關文獻與研究報告說明如下:
莊翰華(民73)對台灣規劃教育的建議為:(1)瞭解規劃的理論與精神(2)瞭解規劃形式的轉變(3)瞭解計畫時間的領域(4)瞭解計畫之本質(5)瞭解計畫之空間領域(6)建立適應性的計畫教育(7)設備與學習環境之改善。
李瑞麟(民76)在調查研究中發現,規劃者認為最重要也最需要再教育的管理技術是一般性的管理技術,也就是如何督導部下工作的管理方法。此外,他在相關的研究中指出,大學部與碩士班的規劃教育應注重通識教育,尤其要加強語文溝通的訓練與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而課程設計要根據正確具體的教育目標,需考慮:(1)對規劃本質有正確的認識(2)根據我國規劃界當前的需要與未來的發展(3)先進國家的規劃教育經驗(4)考量學校的師資及其它條件。
呂瓊志(民83)認為(1)都市計畫專業教育重理論而輕實務,且責任道德的培養不足(2)規劃與實質環境的處理課程較多,政治、公共決策、開發及經營管理的課程較少(3)機關實習課程不受重視。
劉曜華(民85)認為台灣都市計畫教育起步較晚,從早期的外國援助到近期的本土人才的投入,教育的成效與都市計畫人力資源的提昇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直接關係,這不但是資源的浪費,也嚴重影響都市計畫的發展。這其中又以都市計畫專業人員未能進入地方基層單位服務進而發揮專長,最為嚴重。
黃慶銘(民86)指出專業技師教育之改進應(1)增設環境經營管理等方面的課程(2)培養都市計畫者對本身、民眾及社會應有的權利及道德責任感(3)增加學生校外實務技術的操作課程,達到理論及實務並重(4)增加專業規劃者進修之機會。
林建元(民86)認為探討未來土地規劃教育的發展方向,必須先認識教育改革的目的是要培養出什麼樣的專業人員,並指出理想的土地規劃專業人員應具備下列條件:(1)良好的溝通能力(2)良好的團隊工作態度(3)宏觀的問題認識能力(4)前瞻的思考方式(5)專業的分析能力(6)人本的社會關懷(7)永續的發展理念。
林將財&洪海(民86)認為規劃教育應使學生具有(1)整合相關課題的能力及寬闊的國際觀(2)溝通協調與團隊合作的能力(3)經營管理、財務分析與行政能力。此外,並建議課程設計應加強學生對人性真正價值的認知、對社區的關懷及其評估的價值觀,且認為應訓練規劃者能注重環境的三生(生活、生產、生態)與四化(人性化、資訊化、國際化、永續化)。
在規劃教育相關議題研討方面,則有都市計畫教育學術研討會(中興大學,民86)及土地規劃教育教學研討會(中興大學,民86)等會議,提供機會給規劃教育單位來討論規劃教育課題,然其內容多為國外規劃教育發展趨勢、國內教育現況報告與相關課題之探討,並未針對規劃系所師生進行意見調查。
由上可知,國內對規劃教育議題方面之研究,尚屬起步階段,探討之主題主要可以分為下列幾類:都市計畫專業與都市計畫者的角色、都市計畫理論與規劃專業、都市計畫教育目標與課程、都市計畫技師制度建立與改善、規劃教育發展思潮等方面。這些研究有部份牽涉到規劃教育之課程設計與目標之定位發展等方面的議題,基本上,討論的著眼點是以計畫本質為主,並配合規劃專業課題之探討,但忽視了規劃教育乃規劃專業實踐與規劃者認知態度建立之重要機制。
二、國外都市計畫教育之相關研究
四十年前,美國規劃教育學者Harvey Perloff(1957)所著的“Education for Planning:City,State and Regional”為現代規劃教育提供了藍圖,文中指出規劃教育的核心課程包括(1)計畫的基礎知識(2)基本方法與工具(3)解決問題的實務經驗等三個層面,然而並未詳細指出何謂計畫的基礎知識。此外,他提出的「具有一項專長的通才」(a generalist with a specialty)教育理念,深遠的影響了各國規劃教育模式之發展。
然而,四十年後,他的學生Friedmann(1996)提出相反的觀點,認為新的規劃教育模式應倒轉過來,強調「通才中的專才」教育模式才能使學生精通一項具有堅固知識基礎的規劃專長,以符合時代潮流所需。主要係基於下列諸多因素:(1)規劃觀念與規劃者的角色已改變(2)學術領域與規劃市場中,競爭者愈來愈多(3)規劃者在政府部門的角色地位下降,越來越多的規劃者在私部門工作(4)資本主義全球化日趨明顯(5)都市之政治、經濟與社會環境變遷快速。
堅固的知識基礎包括:(1)都市居住環境及其動態發展的相關知識(2)與都市專業所共同相關的技術與方法。課程內容應包括:(1)歷史、理論與當代規劃實務(2)量化方法(3)空間分析與地理資訊系統(3)溝通、團隊工作、說服力(4)協商與談判(5)計畫與方案評估(6)專業倫理。此外,他認為在專業分工的動態市場中,如何使規劃師保有更多的競爭力,是設計核心課程時的首要目標。然而,新的規劃教育理念是否會對下個世紀的規劃教育產生重大影響,尚待觀察。
Wildavosky(1973)認為規劃教育近來受到很多的挑戰與批評,原因是規劃教育無所不包,課程內容非常的凌亂。少數大學為此曾進行檢討研究,重點在如何凝聚共同的核心課程:(1)社會、經濟、空間及政治之間的互動(2)規劃理論(3)規劃的方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第一項之外,並沒有固定的內涵,爭辯仍在繼續進行。
Niebanck(1988)則認為規劃教育之課程改善,有下列幾個方面:(1)教學的改善-老師要啟發學生(2)課程的整合-思考(3)大學教育的多元化-與社會緊密結合(4)博士教育的改良-應廣泛吸收各領域(5)各國學生的服務-人人平等(6)作業程序的基本研究-本行的認知(7)真實確切的行動-能知還要能力行。
Happer & Stein(1992)認為規劃的課程應包括應用心理學、道德理論及政治理論,而規劃教育應具有整合性與跨學科性,且認為規劃實務應建立在堅固的理論的議題上。
規劃是否為一個學科的辯論,也受到廣泛的討論,許多學者(Cullingworth,1970;Rich & Warren,1980;Brook,1993;Lucy,1994)認為規劃學術為跨學門的學科,不容易與其它學科劃定非常清楚的界限。
Patton & Reed(1988)則認為,經過長久的奮鬥及發展,已有幾個專門研究重點為規劃學界所認同,包括(1)土地利用規劃(2)政策規劃及管理(3)交通規劃(4)住宅及社區規劃(5)人類服務規劃(human services planning)(6)歷史古蹟維護規劃(7)經濟及資源開發規劃(8)環境政策規劃(9)國際發展規劃(10)都市設計及實質規劃(11)電腦規劃。
Friedmann & Kuester(1994)則在歸納整理相關文獻後,認為對規劃教育具有高代表性建議的方向有三方面:(1)規劃教育應更重實務與社會價值(2)規劃教育應培養具有行動取向、以社區為中心的領導者(3)規劃教育應教授理論與知識。此外,近來有關如何讓大學在社會上扮演著教學、研究與服務的角色與功能,並發揮規劃教育的影響力等議題之討論也日益受到重視。
在教育發展方面,Thomas(1996)指出規劃教育範型主要有:(1)單一文化(2)多元論(3)異中求同等三種類型。其中,「異中求同」的都市計畫教育典範為當代都市計畫教育的主要走向,且都市計畫教育的發展有繼續朝向科際整合與社會行動取向的趨勢。
在影響規劃教育因素方面,Perloff & Klett(1974)認為規劃教育同時受到社會大環境的變遷、政府所施行的計畫及規劃在實際上的應用情形等因素之影響。
綜合上述文獻,可知規劃教育之發展議題與趨勢為:
1.規劃教育研究的議題包羅萬象,主要可分為規劃專業範疇與核心知識之界定、規劃教育理念與規劃者角色定位之探討、課程設計與規劃教育之功能等方面。
2.Perloff的規劃教育理念,長久以來影響國內外規劃教育之發展,但近來受到美國規劃教育學界廣泛的討論,國內也開始注意檢討規劃教育走向及課程設計等議題。
3.規劃教育目標與型式的多元發展及課程內容的多樣化,模糊了規劃教育定位與課程的發展走向。
4.規劃專業具有多樣性,課程內容也呈現跨學科領域的特性,但在界定規劃核心課程方面,尚受到廣泛討論。
5.規劃專業有朝向社會行動的趨勢,規劃教育也日益重視社區服務,並認為規劃實務應建構在堅固的理論知識基礎上。
6.規劃專業的競爭對象日益增多,愈來愈多的規劃者在私部門工作。